绘画精品的关系极为密切,画家空旷澄澈的心境是产生绘 庄子的“虚静”论与绘画精品谈的是画家的心境与画精品的前提,画家在内心上只有排除主客观的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倾注于创作客体之中,才有可能产生绘画精品。反之,内心浮躁,急功近利,就谈不上绘画精品的创作。庄子对这种关系早有论述,并影响至今,今天我们学习庄子的论述,对于发展中国绘画,促使绘画精品产生是大有裨益的。
庄子在《天道》篇中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 故静也。万物之无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 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谈,寂寞无为者,天地之乎,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庄子在这里 明确指出虚静境界是对万物无心,不受外界干扰的结果。达到虚静,就象水静下来,尘物下沉,变得极为清明,才能照见一切。心静下来,排除了世间一切杂事、杂念,才能象明彻的镜子一样,清晰地照见天下万物,人的认识才能进入“大明”境界。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内心进入了虚静 境界,才能不受任何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干扰,清醒地认识宇宙的一切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深入的掌握事物的本质,避免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这是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须的精神境界。
那么,一件艺术精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庄子在《达 生》篇中又讲诉了一个梓庆削木为锯的故事:梓庆是战国 时的一个巧匠,他做的锯,“见者经犹鬼神”,可以说是艺 术精品了,他又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做锯前他首先要“斋以静心”,而使自己的精神达到虚静境界。他要斋戒七天,排除做锯的各种干扰,“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摈 弃了名利等私心杂念的干扰;“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连自己的形体也忘掉了,精神完全集中在创造 客体上,再不受外界事物的局限了,认识升华至高级阶段, 这样就完全掌握做锯的“天性”,使自己的技术达到了“以人合天”的水平,做出得当然就自然天成,如出鬼神之手了。这个故事非常形象,非常具体地说明了艺术家的精神境界同艺术精品的关系。
虚静的境界为何同艺术精品有如此至关重要的关系 呢?就是因为虚静的精神境界能使艺术家的心胸容纳客 观世界中的千景万象,使艺术家展开丰富的艺术形象活 动,艺术想象驰骋的结果,便会概括、提炼、凝聚成完美 理想的艺术形象。因为,虚静的精神境界排除了主客观的一切干扰,不仅可以容纳万境还可以认识客观世界的变化 发展及其内在规律,把全部的才能和智慧都倾注在艺术创 造上,“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苏轼《书李伯时 对山庄图后》),这样,就能掌握创作对象本质特征,而“曲 尽物性之妙。”再就是虚静的精神境界使艺术家进入了沉 思寂想的状态,还可以诱发感性的萌发,促进创作灵感的 爆发。这就是艺术家在虚静的精神境界下,可以产生艺术 精品的奥秘所在。庄子的“虚静”论对中国绘画理论及绘画精品的创作 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著名画家宗炳在 《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名物,贤者澄怀味象。”这里的“澄怀”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虚静空明的心境。 “味象”则是“万趣融于深思”后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照, 宗炳认为“澄怀”是实现审美观照的重要条件,只有“澄 怀”,才能“味象”。
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又提出:“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 日不倦。凝神遐想,妙语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 故可使如槁木,心故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 画之。”张彦远提出绘画欣赏和创作必须“凝神遐想,妙悟自 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说明了绘画欣赏与创作对审 美主体的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想象才能高度活跃,而“离 型去智”,“身如槁木,心如死灰,”正是画家排除自我欲 念、成见后的虚静心境,这正是艺术创作必须的精神状态。 张彦远的命题,是对庄子审美心理论述的进一步发展。明代吴宽在《书画筌影》中分析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的创作时说:“右丞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沏,水镜渊亭,洞鉴肌理,细观毫发,故落笔无尘俗之气,孰 谓画师非合辙也。世传右丞雪景最多,而不知其墨画尤为 神品。若行旅图,一树一叶,向背正反,浓淡浅深,穷神 尽变,自非天真烂发,牢笼物态,安得匠心独妙耶?”这里吴宽说王维进行绘画创作时先有“胸次洒脱,中 无障碍,如冰壶澄清,水镜渊亭”的心境,正是他对虚静 的精神状态的具体描绘,有了虚静心境,才能“洞鉴肌理, 细观毫发”对客观外物有了细致、深刻、全面地了解,王 维才创作出了“天真烂发,牢笼物态”的艺术“神品”来,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画家虚静心境,对创作绘画精品的重要 性。苏轼在,《次韵吴传正枯木歌》中说李公麟画马能不 “独画肉兼画骨”而形神兼备,就是因为能进虚静状态,胸中才有“千驷”,也就是把现实生活中千景万象都纳入 自己胸中,概括了现实生活中马的形象,才创造出匠心独 妙的艺术精品。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说绘画佳作的创作首 先决定于画家的精神状态:“乃知点墨落笔,大非细事,必须胸中廓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若是营营世念,澡雪未尽,既日对上壑,日摹妙迹,到头只与髤采垢墁之土争巧拙于毫 厘也。”
这里指出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要有“胸中廓然无一 物”的心境,既进入虚静状态,这时“烟云秀色”“天地 生生之气”的现实中的种种生动形象,便自动涌入心间,笔下才能幻出“奇诡”妙境。假如画家在创作时,不能排 除“营营世念”,不能“澡雪”精神境界,根本不能创作 出艺术精品来只不过是同油漆工争巧拙罢了。显然,整天 盘桓于人际关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就不能集中精 力进行艺术创作,当然也就与艺术精品无缘了。绘画理论上如此,画家的创作实践也证明了画家虚静 心境同创作绘画精品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南齐谢赫在《古 画品录》中说刘宋时期著名画家顾骏之“常结构层楼以为 画所。风雨类燠之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涂 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顾骏之所以风雨类燠之时“不 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染毫,就是为了排除外界的 干扰;之所以躲进高楼,撤去梯子,连家人都不见,就是 为了保持作画时虚静的精神状态,所以,他才屡屡画出匠 心独妙的精品来。《宣和画谱》还记载五代时最喜画花鸟 禽虫的画家郭乾晖“常郊居畜其禽鸟,每澄思虑,玩心其 间,偶得意既命笔,曲尽物性之妙。”正因为郭乾晖“澄思寂虑”,有了虚静的精神状态,才能集中全力倾注于描 绘对象,把握了花鸟禽虫的本质特征,他的创作才能“曲 尽物性之妙”。《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绘画大家黄公望创作 的真品,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极高的地位,清代画家恽寿平 说;“痴翁画……别有一种荒率苍茫气,则非学所至也。” 明末书画大家董其昌也说该画“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那么,这幅绘画精品是如何创作出 来的呢?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自提中说为此画,他独 自归富春山居住,避开巧取豪夺者的干扰,“云游在外”,“早晚得暇”,“兴致所至”、“当为用笔”历七年精心营造 乃成,“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黄公望隐居富春山中作画 一为关山水之景,夺山水神韵,也为避开世俗杂念的干扰,保持虚静心境,这样全身心地投入作画之中,才创作出了传世精品。郑板桥的《竹兰图》竹劲兰芳,豪气凌云,不仅是郑板桥兰竹画类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传世 珍品,为画竹兰,他曾自种兰花数十盆,并常在三春之后, 将其移植到野石山阴之处,使其在来年发箭成长,以观挺 然之状态,闻其浓厚纯正之香味,凝心澄怀领略山中野兰 脱尽时习之品质。对岩竹更是喜之入痴,“江馆清秋,晨 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 勃、遂有画意。”正因为郑板桥在虚静的心境下,领略了竹兰在不同气候,不同环境下的千姿百态,他手中的竹兰,才格调一新,使奠基于宋代、风行于元明的竹兰画,纵姿灵秀,意境清新,使传统老题材放出新光彩,使他的竹兰画成为“人争宝之”的珍品。
可见,我们体味庄子“虚静”论对绘画创作的意义, 消除浮躁的心态,全身心地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绘画精 品的产生还是指日可待的。 |
The Top Quality Painting Articles and Zhuangzi's“Void-quiet”Theory WANG Wei-min
(Art Department of 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 The relation between Zhuangzi's Void-quiet theory and top quality painting articles shows that the artists' state of mi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op paintings. The painter's void and clear mind is the premise of good painting articles. Key words : void-quiet; state of mind; painting articles |